小兒心理發育感知階段有哪些常見特點?
小兒心理發育感知階段有哪些常見特點?
北京東區兒童醫院吳滬生教授,所謂感知階段就是指心理學中的感覺、知覺階段,這也是心理發展的基礎。新生兒剛出生3、4個月時還不會走路,只能通過感覺器官去接觸和了解外界。所以,嬰兒心理教育的階段主要就是讓嬰兒多接觸環境。家長可以抱著孩子到處走走,讓孩子在安全情況下多觸碰物體。不會走的寶寶一般都只能躺在搖籃看到上方的物體,視野范圍有限。所以寶寶需要早點坐起來,這樣能看到躺著看不到的物體和色彩,視野范圍也更加開闊,有助于發育大腦。
小兒心理發展的連續性和年齡的階段性
嬰兒心理發展過程按照一定的邏輯進行,不可中斷,且該心理過程會呈現出不同年齡階段的典型特點,這些特點和其他階段不同,具有代表性。
心理發展年齡階段的穩定性有多重要?
嬰兒心理發展的每一個年齡階段按照順序發展,無法跳躍,每一階段都有代表性的特點,這些特點不會輕易變化,相對穩定。然而時代在變化、社會在變化、個體發展成熟度在變化,造成了各階段心理發展的速度也不一樣,這也體現了心理發展的可塑性。
小兒視覺有哪些特點?
新生兒的視覺神經較為敏感,尤其是移動的物體、色彩鮮艷的物體、人臉。這也就是為什么新生兒認生的原因,因為他們喜歡看人臉的外形,眼球喜歡隨著移動的物體轉動,月齡增長之后能夠辨別色彩和非色彩。
運動的常見規律有哪些?
1、從頭至尾,嬰兒先能抬頭,接著會坐,然后直立、走路。
2、從近到遠,嬰兒的肌肉先發育的部位往往是離身軀近的地方,比如先學會抬起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