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最新兒童身高標準出爐!有變化,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2022年9月,國家衛健委發布了《7歲以下兒童生長標準》,該標準將于 2023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事關孩子身高大事,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與2013年發布的《5歲以下兒童生長狀況判定》相比,新標準的年齡范圍從5歲以下擴大到了7歲以下,還增加了頭圍的定義與評估,對于兒童生長狀況的評估,從年齡到項目都更加科學詳細了。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新標準中家長們最關心的身高數據,大家可以根據家里孩子的年齡對照下,看看自家娃屬于哪個區間:
表格的最左邊是孩子的年齡(月齡),表格頂行中的P是百分比的意思,分別代表3%-97%的身高百分比。
家長可以先找到自己孩子的年齡,然后橫向看孩子的身高處在哪個區間,孩子的年齡和身高所對應的表格中的百分比,就代表孩子在同齡人中所處的位置。
舉個例子:比如4歲的女孩,身高是104厘米,在表格中對應P50的區間,說明孩子的身高超過了50%的同齡小朋友。
根據新標準提示:
孩子的身高百分位數值在P3~P97都屬于正常身高;
激素分泌過多、骨齡偏大等,以免孩子過早停止發育。
≥P97,則表示孩子的身高屬于該年齡段的偏上水平,但是,長得過高也需要家長引起重視,必要時去醫院檢查孩子是否是
因此,家長要養成定期監測孩子的身高的意識和習慣,這樣孩子身高增長有異,也能及時發現并進行干預。
除了身高標準,家長也可以參考孩子從出生到青春期前,每年身高增長的規律來評估:
這4點決定孩子的高度!
營養·均衡
飲食方面最重要的是均衡營養,盡可能多地提供不同種類的食材,特別是葷素搭配要得當,不要總是偏向哪一類。
建議以營養密度高的食物為主,優先考慮含鐵的紅肉和動物內臟、含鈣豐富的牛奶、奶酪、雞蛋、豆制品、蔬菜等、含鋅量高的水產品及維生素 D的補充。每日400 IU 以上的維生素D 能讓孩子有更好的鈣吸收,促進孩子的骨骼生長。
盡量避免讓孩子大量攝入雞湯、骨頭湯等營養成分有限,卡路里含量還很高的食物,容易造成孩子體重增長過快,拖累骨齡,影響長高。
水果不要多吃,水果也屬于碳水哦~含糖高,容易長胖長骨齡!
推薦每天飲食優先順序:蛋白質類(肉50克,1個蛋、500ml奶)、蔬菜、碳水化合物(米面等),最后水果。如果體重長得多了,從后往前按序減。注意,蔬菜種類盡量豐富,碳水化合物可增加一些粗糧,減少甜水果的攝入量。
優質·睡眠
生長激素對長高很重要,而它一般會在人體進入深度睡眠1個小時出現分泌高峰,分泌量是清醒時的 3 倍!分泌高峰一般是在夜間11點到凌晨3點之間。
人一般從入睡到進入深度睡眠大約需要40~60分鐘,因此建議家長培養孩子早睡的習慣,盡量讓孩子10點之前上床睡覺,確保11點之前進入深度睡眠,這樣生長激素才能更好“工作”。
適當·運動
合理的運動所帶來的生長激素分泌,也是促進長個兒的因素之一。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5~17歲的青少年兒童,每天應累計進行1小時中、高強度的運動,每周至少進行3次。
管住嘴、邁開腿。研究表明,體重對骨齡發育速度有重要影響,肥胖和體脂率超標都易導致骨齡加速生長,體脂率≤15%有利于控制骨齡提前發育。通過人體成分檢查可以清晰地了解孩子的體脂情況。(溫馨提示:如果寒暑假孩子動得少,吃得要更少,尤其是高能量食物。鼓勵孩子們多做一些有助于長高的運動,如摸高、跳繩等。)
不同年齡段寶寶運動推薦:
◆ 1歲以內的寶寶:爸爸媽媽可以給寶寶做一些按摩撫觸,引導寶寶做抬頭、翻身的動作。
◆ 1-2歲的寶寶:爸爸媽媽可以帶著他們進行走、跑、跳,多帶孩子散步是非常好的。
◆ 2-3歲的寶寶:這個階段的寶寶跑、跳、上下樓梯等都可以嘗試,還可以做一些運動類的親子游戲,比如接拋球、跳格子等游戲。
◆ 4歲以上的寶寶:讓孩子接觸一些他感興趣的運動,比如球類、跳繩、踢毽子等。
心情·愉悅
心理因素是影響孩子身高的重要因素,但經常被大家忽略。
如果你孩子經常處在受到批評、責備、父母爭吵的環境中,心情壓抑、情緒低落,長時間的壓力過大會導致孩子的成長激素的分泌受到干擾,身高往往不高。
所以,家長們要盡量給孩子營造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盡量保持孩子情緒穩定,這樣才能有利于孩子長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