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超重了嗎?孩子胖需要減肥嗎?
兒童肥胖問題已成為社會高度關注的問題,因此積極篩查肥胖的病因及相關并發癥并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至關重要。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育兒方式和兒童膳食結果等改變,肥胖兒童日益遞增,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兒童超重以及肥胖已經達到11%和9%。導致兒童代謝綜合征、糖尿病、高血壓等并發癥逐年增多,
孩子肥胖放任不管,會發生什么?
生命有著不可承受之重,而肥胖則讓此般重量的生命之旅愈加艱難,可愛的孩子們卻還未察覺危險已經悄悄來臨。幼兒期肥胖有可能發展成兒童期肥胖,進而發展為成年期肥胖。成年期肥胖會引起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腦血管疾病等一系列健康問題,甚至會導致生育能力下降。
1.肥胖兒童更容易早發育。
發生性早熟、肥胖的孩子更容易骨齡提前,骨齡提前往往會影響孩子的最終身高,性早熟同時還可能引起孩子的一些心理問題,影響孩子的學習和生活。
2.肥胖影響孩子的呼吸系統。
好多胖孩子晚上睡覺打呼嚕,甚至憋醒,其實質就是出現了低氧血癥,影響睡眠質量;另外胖也影響孩子的呼吸運動,肥胖的孩子更愛的氣管炎、肺炎等呼吸系統疾病。
3.肥胖影響孩子的運動能力。
胖孩子多數不愛運動,肥胖兒童體重大,跑跳的能力都明顯低于同齡兒童。
4.肥胖影響孩子的心理狀態。
胖孩子參與運動少,減少同伴交往交朋友的機會,容易被同學嘲笑,更容易產生自卑、焦慮等情緒,嚴重的甚至會發生抑郁。
5.肥胖影響孩子的心血管健康。
因為體重大,心臟就需要超負荷工作來滿足機體的需要,當機體出現發熱或者受傷以及運動之后,心臟就有可能無法承受,進而導致心功能不全。
高血壓、高血脂、脂肪肝、糖尿病
6.肥胖兒童也會出現等健康問題。這些年,隨著肥胖兒的增加。
科學判斷孩子是否肥胖
目測的準確性很差,受家長的主觀意愿和參照對象的影響很大。家長自己的體型和孩子周圍小伙伴的體形,都會影響家長對孩子胖瘦的判斷。
面對自家“胖胖”的孩子,首先,需要明確兒童肥胖的判斷方法。不少家長是用自己的眼睛來判斷孩子的高矮胖瘦的,專業名詞叫目測。
肥胖的判斷,是根據年齡、性別和身高而定的,不同性別和身高的孩子,有體重的正常參考值。
每一厘米或者半厘米身高值,都有體重的正常范圍標準,這個標準在專業上稱為按身高的體重標準。超過標準范圍的最高值,就屬于肥胖了。
BMI=體重÷(身高2)
還有一種判斷肥胖的方法,是計算體重指數,英文縮寫是BMI,用體重值除以身高值的平方,體重用千克為單位,身高用米為單位,公式是這樣的,。BMI按照年齡和性別,也有正常范圍的標準。
18歲以下的兒童,BMI的肥胖和超重標準,根據年齡和性別有很大不同,具體的數值,需要查表才能知道。BMI達到第97百分位數,就是肥胖;BMI達到第85百分位數,就是超重。
肥胖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生長各個時期的不良生活方式日積月累的結果,兒童減重,不可一蹴而就。
少吃就能減重?
引起小兒肥胖的原因有很多:
過度喂養和進食、膳食結構不合理;
運動量不足及飲食行為偏差;
先天體質類型及遺傳因素;
內分泌、遺傳代謝性疾病。
因此,光靠“少吃”并不能輕松減重,選對方法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