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腳大的孩子能長得高?真相竟然是……(內含長高福利)
關于孩子的身高,不少寶爸寶媽都格外關注孩子腳的發育,更有老話說到“孩子腳大,將來一定長得高”。
拿腳長來預測身高有較大出入,簡單說“腳大的孩子長高個”并不準確……
那小孩子的腳長可以推測成年身高嗎?從生長發育角度來看,人的身高大概60%靠遺傳,40%受后天影響,手腳也一樣。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營養、運動、睡眠、疾病等后天因素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影響,對身高及腳長的影響更是千差萬別。所以,
身高到底誰說了算?
標準骨齡圖
身高由長骨決定,人類骨骼生長發育的變化過程基本相似,每一根骨頭的發育過程都具有連續性和階段性。不同階段的骨頭具有不同的形態特點,因此,骨齡評估能較準確地反映個體的生長發育水平和成熟程度。
骨齡不僅可以確定兒童的生物學年齡,還可以及早了解兒童的生長發育潛力以及性成熟的趨勢,并能預測兒童的成年身高。因此,想要準確了解孩子長得好不好,知道將來能長多高離不開骨齡。
骨齡就是骨骼的年齡,一般會和生理年齡(即“周歲”)有一定偏差。
比如,有的10歲孩子,骨齡已經12歲了。這意味著跟骨齡10歲的同齡人相比,這個孩子會提前2年結束生長,成年身高損失10-14厘米左右。
骨齡-實際年齡的差值在±1歲內,屬于正常生長,可以每年檢測1次,便于及時發現生長偏離。
骨齡-實際年齡的差值在±1歲以外,需要額外注意,排查病理性問題,半年檢測一次骨齡,計算身高/骨齡生長速度。
為什么說骨齡偏大1歲
身高少長5-7厘米?
孩子出生后身高平均增長幅度為:
0-1歲:年增長25-27厘米
1-2歲:年增長11-13厘米
2-3歲:年增長8-10厘米
3歲以后直至青春期前,每年身高增長約為5-7厘米(所以說,骨齡偏大1歲,身高可能少長7厘米)。
進入青春期后持續2-3年,平均每年增長約8厘米(第一年增長最快,之后逐年遞減),整個青春期身高平均增長25厘米左右。
一般女孩是9.5歲,男孩是11.5歲進入青春期,需特別注意的是,如果女孩在8歲前,男孩在9歲前突然躥個兒,女孩出現乳房發育須警惕性早熟,性早熟也可能讓終身高打折扣。
除了遺傳影響,骨齡的生長還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
運動量不足
兒童肥胖
長期熬夜
飲食缺乏營養、或高蛋白、高油高糖高鹽、高熱量
吃補品、不明成分的“促進長高/生長發育/增強免疫力”的藥品
環境污染(塑料等所含的類雌激素樣物質)
同時,性早熟更會造成骨齡的加速生長。
如果你的孩子在8歲前出現了乳房發育(女孩)、9歲前出現了睪丸增大(男孩),你需要帶孩子到內分泌??崎T診就診,醫生會根據其他檢查結果綜合判斷孩子是否為性早熟。
但是骨齡提前絕不等同于性早熟,雖然臨床上性早熟的孩子往往伴隨有骨齡提前。但性早熟的診斷前提是過早出現第二性征的發育。
骨齡可以準確預測
孩子以后身高嗎?
骨齡預測的結果所反映的趨勢是正確的,但不能說100%精確。我們都知道影響身高的因素繁多,孩子的營養攝入、睡眠、運動、心理等環境因素都是不斷變化的,雖然該方法有較強的科學依據,但預測結果存在誤差不可避免。因此,臨床上也會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定期復查骨齡,不斷調整治療方案。
這4類孩子一定要控制骨齡
除了骨齡偏大的孩子,這4類孩子一定要控制骨齡。
?希望長更高
家長對孩子身高有明確期望值,希望孩子長得更高。從本質上講,只要想長得更高,就需要控制孩子的骨齡,延長生長周期。
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因為性激素大量的分泌,會加速骨齡的生長,加速骨骺線的閉合。青春期既是長高沖刺階段,也是即將停止生長的黃燈預警。如果想長更高,一定要控制骨齡。
?遺傳身高不理想的孩子
?孩子身高落后于同齡人
身材矮小,身高明顯低于同齡兒,生長速度明顯偏慢,需要適當控制骨齡,延長生長周期。
?性早熟或者早發育
女孩在8歲之前,出現第二性征,如乳房發育、甚至來例假、長出陰毛腋毛;
男孩在9歲之前,出現陰莖、睪丸增大,甚至變聲、喉結突出、長胡須、長陰毛腋毛;
這些情況都屬于“早發育”。會導致骨骼發育提前,生長周期會大大縮短,一定要控制骨齡。
?超重或者肥胖
肥胖的小朋友,雖然短期內比同齡人高一點,但由于肥胖孩子體內脂肪多,會產生雌激素,加速骨骺的快速閉合。
很多孩子骨齡偏大就是因為肥胖。小時候被誤以為“高高壯壯”,成年后反而又矮又胖。
溫馨提示
不管腳大還是腳小,身高這事兒不能迷信,更不能大意!科學管理,孩子才能健康長高哦!家長們記得
5月21日
快帶上孩子的骨齡報告
來參加蔣博士的身高門診吧!
如果近3個月沒做過骨齡檢測
也可以給孩子測個骨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