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寶寶學英語的方式,80%的家長都錯了
現如今,隨著出國熱不斷襲來,越來越多的父母開始重視寶寶的英文教育,很多家長望子成龍心切,深陷寶寶英語啟蒙誤區,對于孩子的這些英語啟蒙教育的誤區,家長們一定要記牢。
1 、過早讓寶寶讀寫英文和雙語翻譯
很多家長都會覺得自己的英文很不好,主要問題就在“啞巴英語”和詞匯量太少。因此,一些爸爸媽媽錯誤的認為,找一些單詞卡片,讓孩子盡早認識這些單詞,反復誦讀,學會字母、單詞、句型,會背了就能更快的學會英語,為了幫孩子甚至要求從小開始逐字逐句的讓孩子自己“翻譯”,豈知,這樣做大錯特錯!
語言學家早已發現,學習外語的途徑其實非常類似于母語的學習過程,讓寶寶先從“聽”、“說”開始,不必逐字逐句解釋,當寶寶“耳熟能詳”之后的小學階段再逐步過渡到“讀”“寫”,才能 “啞巴英語”。
2、讓孩子用大人的方法學習“背誦”英文
誤區二的衍生便是錯誤的學習方法,爸媽們小時候學英文往往就是靠背單詞,背句型、背課文,加上隔三差五的考核,壓力很大,效果也很差,而且很容易反感,學習外語反倒成了一種負擔,這也是許多家長英文學不好的主要原因。
寶寶的啟蒙學習中,英文對他們來說不應該是一種新的技能,需要克服重重困難刻苦學習到,反倒應該是在輕松有趣的氛圍里自然而然掌握,就如同掌握家鄉的方言。比如育樂課程,每個環節都是英文,甚至還有英文故事,但通過老師的形體語言和故事繪本的形象表達,在各種游戲、課程、場合中自然而然的接觸到英文,通過體驗潛移默化的掌握英文,這才是好的方法。
3、過于重視英文,期望值過高
美國某 的早教機構在 居然不開設專門的“英文課”,但是所有課程卻又都用英文教學,著實讓不少家長費解。有教育專家指出,這樣做,其實是對 爸媽們的一種理念輔導。
專家建議:寶寶從小開始接觸英文固然沒錯,但不應該成為家長對孩子的主要要求,更不應該期望值過高!學會玩、學會創造、學會找到自己的快樂、學會尊重自己和別人比學英文更難也更重要。所以在早教課上,即便是全英文環境,也不會刻意給孩子制造“學習英文”的壓力,也是這層意義。
4、過于追求“數量”效果
“我兒子已經會200個英文單詞了;我女兒已經學會 0種句型。”在很多培訓中,數量常常成為家長們的主要追求,仿佛這樣就值得了學費。一些對于寶寶的培訓課程,脫離寶寶的成長實際,讓寶寶們學習背誦一些 沒有體驗的單詞,因為用數量來衡量仿佛比較合理。
實際上,通過營造不同的氛圍情景,自然而然的讓寶寶們從小接觸到這些情境中的英文,即使他們不是全部都理解,但對于他們將來的學校英文學習已經非常有幫助。
5、過分依賴老師、學校
很多家長覺得自己英文不好,所以寶寶的啟蒙階段只好依賴專門的課程,其實,每周一、二次的課程畢竟時間有限,指望老師全部教會是不現實的。
實際上,無論水平如何,家長都可以借助早教課程的機會和寶寶同步學習,并借助一些工具配合老師在家中練習,通過重復、情景再現、角色扮演、不限時間地點的幫助寶寶們鞏固,而除了課堂上的內容,一些CD、英文卡通同樣可以扮演啟蒙老師的作用,家長需要一起參與進去,真正和寶寶互動起來,才能營造輕松有趣自然而然的學習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