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身高增長有“高速通道”,家長“助力”很重要!
關于完美身高,每個父母心中都有一把小尺子。
身高不僅反映孩子的生長發育狀況,而且與身體各組織器官的發育相吻合。
孩子身高增長是和時間賽跑!因為一旦骨縫兒閉合,便錯失了長高機會。
同時,身高增長也存在著很大的努力空間。尤其是對于父母不高的孩子而言,有效的積極干預可以將孩子每年的身高增長值調到大化,比“任其自然”生長身高能夠增加10厘米左右。
如何找到孩子身高增長“高速通道”?哪些孩子應進行積極干預?如何準確預估孩子身高?北京兒童醫院營養膳食科副主任醫師、臨床營養醫學博士李時蓮告訴您讓孩子擁有完美身高的“秘密”。
一、認識身高增長的3個黃金期
1、0至3歲為快速增長期。
從出生到滿 周歲以前為嬰兒期。這一年是人一生中生長速度快的時期。約長高25厘米。
幼兒期指 周歲以后到滿3周歲。寶寶身高的生長速度比嬰兒期稍慢點,但也相對較快,兩年約長高17厘米。
2、學齡前期、學齡期:每年身高增長5至6厘米
學齡前期:從3周歲以后到小學前。
學齡期:從小學入學起到10歲(女孩)至12歲(男孩)進入青春期止。
3、青春期:每年不低于7厘米
青春期從體格生長突增開始,到骨縫兒 閉合、軀體停止生長、性發育成熟而結束。
二、測測寶貝能長多高?
男性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 1.078÷2
女性身高=(父親身高×0.923+母親身高)÷2
三、這些情況需要醫生干預!越早干預效果越好!
1、父母都高,孩子身高增長不理想
案例:
李主任介紹,她接診過一個孩子父母身高都很高,孩子七八歲前也一直長得挺好,但是到八歲那一年基本上沒怎么長,身高一下就掉下來了,后來經過評估,發現是孩子吸收出現了問題,經過藥物干預孩子吸收功能恢復了,身高立馬就長起來了。
2、父母不高,希望孩子高
案例:
爸爸1米6,媽媽1米5出頭,7歲的兒子身高只有1米 6,徘徊在年齡段正常身高值的底線,屬于小矮胖墩兒。找到李主任就診時,家長表達了強烈的愿望,“希望兒子能夠長過1米75!”。營養評估和檢查后發現,孩子存在食物過敏和吸收不好的問題,算好鈣鐵鋅之后,李主任從飲食和營養素上按需給孩子補充。每個月做一次評估,及時調整飲食和營養素攝入,堅持了七八年,孩子18歲身高長到了1米8,孩子父母特別高興!
李主任說,這個孩子能夠達到理想身高有兩個原因, 是堅持營養素、礦物質的 合理攝入,為長個兒提供了充足動力,相當于把個體的長個速度調到了 值。
第二就是干預早,為孩子長個兒爭取了充分的時間。
3、孩子胖,需要減肥,但又不想影響孩子身高
案例:
減肥很容易影響營養素的均衡攝入,影響身高增長,所以處于生長發育期的孩子應該在保證生長發育各項營養的情況下減重。
4、雖然打了生長激素,但身高增長效果不理想
案例:
人體生長需要獲得質優量足的營養,并使得維生素和礦物質(鈣、磷、鋅等)平衡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如果營養吸收不 身高生長會受到明顯影響。李主任接診過不少已經打了生長激素,但身高增長效果不好的孩子,來營養膳食科就診后,通過飲食和營養素補充干預,一年內就長了十幾公分。
5、希望孩子骨骼長得好,骨密度好,不容易骨折。
案例: 孩子一摔就骨折,體型像“麻桿”似的,很大可能是骨骼密度差,需要通過加強營養來強化骨骼密度。
生長曲線圖使用說明:
生長曲線圖自帶七條曲線,中間一條曲線為50%,代表平均值;另外,還有10%、25%、75%、90%等曲線,提示在正常曲線中的不同水平。我們經常談及的正常值,應該孩子生長曲線在3%~97% 涉及的范圍間。
下面的一條曲線為3%(第3百分位),意思是將有3% 的嬰幼兒低于這一水平,可能存在生長發育遲緩;
上面的一條曲線為97%(第97百分位),意思是將有3%的嬰幼兒高于這一水平,可能存在生長過速。寶寶的曲線不是越高越好!低于第3百分位、高于第97百分位,都要引起重視。半歲以內的寶寶 每個月記錄一次,而半歲至一歲的寶寶可以每2個月記錄一次,一歲以上的孩子可以每三個月記錄,三歲以上每半年記錄。
四、針對孩子身高,醫生可以做些啥?
1、評測孩子生長發育速度。
2、評估孩子生長發育平衡度,看是以身高增長為主還是體重增加為主。
3、檢查體格,看孩子有沒有漏斗胸、雞胸、枕禿、O型腿、X型腿等異常。
4、評估營養素吸收情況。
李主任提示,孩子能夠長高的時間非常寶貴,一旦骨縫兒閉合便徹底失去了長高機會。男孩的骨縫兒閉合年齡約是15歲,女孩的骨縫兒閉合年齡約是13歲。所以,父母如果想要孩子長高個兒,一定要早干預,千萬不要等孩子進入青春期骨縫兒已經接近閉合了還沒長起來才想到看醫生,終因孩子身高不理想留下終身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