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典動畫片”入侵?家長應該如何應對?
動畫片已經成了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對孩子性格和認知的塑造極為重要,但,目前“邪典動畫片”流入市場,不斷侵犯著我們的孩子的純凈心靈。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說到動畫片,我們想到的都是童真、歡樂、溫暖,而近日我們卻發現,那些耳熟能詳的動畫片主角,如蜘蛛俠、艾莎公主、小豬佩奇等,卻遭到了“改頭換面”,變得暴力、色情、血腥,甚至含有虐童情節。 這些就是近讓家長們再次陷入恐慌的“兒童邪典片”,然而,除“兒童邪典片”之外,在很多游戲網站上也發現了大量類似的游戲,同樣充斥著色情、暴力、血腥的元素。隨著事件的曝光,此類游戲也在逐漸的下架,搜索相關關鍵詞也無法再跳轉到游戲界面。
一家制作視頻的公司員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平時他們都是與老板通過QQ聯系,那邊發劇本過來就拍攝,拍好了再發給老板。公司成立了兩年,至于拍了多少,沒去統計。而這些無法統計數量的視頻,都在不經意間進入了我們孩子的生活。
“邪典動畫片”自曝光后引發了各界關注,不僅是家長后怕,開始檢查孩子的觀看記錄,各大視頻網站也紛紛發文并下架相關視頻,“掃黃打非”辦、公安部等多部門也發文查禁。
在當下,互聯網和電子產品已經是大部分家庭生活中的一部分,孩子可以在其中接觸到一些優質的、更有時代感的教育資源,而互聯網的傳播便利性也恰恰為不法分子們提供了一定的犯罪機遇。
這些視頻中,所有的不良元素均穿插在吃飯、睡覺、聊天等生活場景中,雖然孩子擁有極強的好奇心和學習欲望,但是他們的辨別力、自制力和抵御能力與成人相比是很低的,因此,對于這些帶有大量血腥、暴力、色情元素的視頻,很難做到自主屏蔽。 一部分孩子在看了視頻之后,會出現情緒受挫、哭鬧、恐懼等,而一部分孩子在接觸到視頻之后,會將暴力、血腥、色情等極端行為當做一個正?,F象,甚至會因為喜愛某一動畫人物而去不斷模仿其中的不良行為。
雖然各方已經對于“邪典動畫片”表示出的自己的態度,進行了相關的整改,改善了搜索的過濾機制,加大了視頻的審核力度,然而面對這種事件,家長作為孩子的守護者,又該做些什么呢?
1、不要將動畫片做為安撫孩子的工具。 即便是給孩子看動畫片,家長也要進行陪同, 讓孩子獨立選擇并觀看動畫片。
2、要及時進行引導。 在孩子接觸到不良內容后,明確的告訴孩子剛剛的內容是不好的,其中的行為是不對的,而不是逃避或者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3、隨時關注孩子的后續情緒。 如果孩子對動畫片中的行為表現出過分恐懼,家長應找出深層次的原因,從根本消除孩子的恐懼, 孩子受到其他的傷害。
4、豐富孩子的業余生活。 動畫片對于孩子的吸引力大部分來自于絢爛的色彩、活潑的音樂和搞笑的劇情,家長可以選擇一些其他方式,如繪畫、外出游玩、看音樂劇等形式,豐富孩子的生活。
5、教會孩子如何自助 當孩子接觸到類似動畫時,家長可以告訴孩子如果自己遇到類似情況該如何應對,如向家長求助,向警察求助等。 即便是在黑夜,每個孩子看到的都應該是繁星閃爍,而不是黑夜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