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京城:愛運動的小朋友“膝蓋疼”,小心脛骨結節骨軟骨炎
在門診,常常有家長帶著自己10多歲的孩子來看病,說小朋友一走路就“膝蓋疼”,這么小難道得了“關節炎”?
當然不是,小朋友雖然見到醫生多一聲不吭,但在平時,這個年齡正是“淘氣”的時候,這種情況下,脛骨結節骨軟骨炎是常見的病因。
脛骨結節骨軟骨炎又稱為Osgood-Schlatter病,為脛骨結節骨化失常所致。正如開頭所說。這種疾病多見于10~15歲男孩,一側多見,雙側約為30%。
患者多喜歡劇烈運動,特別是踢球運動,因此,愛踢球的小朋友需要小心啦。
脛骨結節在什么位置,為什么會“發炎”?
脛骨結節是股四頭肌通過髕骨和髕韌帶附著的骨骺。小朋友骨尚在發育中,脛骨結節尚未與脛骨融合,而股四頭肌的發育相對較快,這樣當劇烈運動時,肌肉的反復有力收縮使未完全愈合的脛骨結節和脛骨的連接部撕脫拉開,影響脛骨結節的血循環,致使脛骨結節發生缺血壞死。病變表現為髕韌帶抵止部(脛骨前方痛點處)腫脹、肥厚、充血。因局部發生缺血改變,壞死與新生骨交替,脛骨結節不整齊,后修復。
本癥發生于骨骺未閉合前青年生長期,病情常持續2-3年,至成年骨發育完成,骨骺完全骨化才停止進展??蛇z留脛骨結節的永存骨骺。
運動后膝關節疼痛是主要癥狀。
患者主要表現為膝痛,行走時明顯,上下樓梯時或踢球等劇烈運動后加重,在一側或雙側脛骨結節上端前方可觸及局限性腫脹,伴有明顯的壓痛,晚期成年后,在脛骨結節處可觸及肥大突起。X線片可顯示脛骨結節骨骺呈舌狀,骨骺骨質致密或邊緣不規則,有時可見骨骺碎裂與骨干分離。
脛骨結節骨軟骨炎是可以自愈的,很少需要手術治療。
治療以減少運動量為主,可以自愈,根據癥狀輕重,可采取制動或不制動,制動的目的主要是減少膝關節屈伸活動,從而減少對脛骨結節的刺激。在急性疼痛期間,可使用石膏將膝部保持于伸直位,可正常行走,若局部疼痛嚴重,則應該臥床休息,至疼痛消失為止。固定期一般為4-6周。待癥狀緩解后,逐漸恢復活動。同時可用熱敷及按摩消除局部腫脹。局部封閉或者鉆骨已很少有人應用。
治療以減少運動量為主,是可以自愈的
如脛骨結節過大,影響美觀,待骨骺完全閉合后,可考慮部分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