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顯示,我們每六個人之中就有一個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學習困難所影響。究竟學習困難是什么?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定義:學習困難是歸因于神經系統造成的,特征是辨認字的正確性及流暢度有困難,以及無法拼寫,語言的拼音組成有困難。我們所講的“學習困難”一般是指由于有讀寫困難、多動癥及阿斯伯格等癥狀所產生的學習能力低落、注意力不集中、肢體協調不佳,以致缺乏社交能力等具體表現。
長期以來,我國教育工作者是在“差生”、“雙差生”、“后進生”、“學業不良”等名義下進行學習困難”癥的相關研究,很少探討學習困難癥的界定。我們將常見的學習困難分為:自信心、專注力、閱讀書寫、動作協調、人際關系五大類,有些困擾看似輕微,也常被貼上“不專心”、“調皮搗蛋”、“笨拙”、“難相處”的標簽;一旦小困擾日積月累后,大問題就會浮現了。
缺乏自信心
很難表現出自己真正的能力,這往往導致他們退縮、感覺挫折、不想再繼續某一件事情或某一個活動,甚至在社會壓力下,變得僻靜孤立、內向,覺得自己與眾不同,逐漸地降低自信心,引發更嚴重的問題,加重他們在學習之路上的困難。
專注力
無法專注于手邊的事物,容易分心,常常逃避需要用心思考或集中注意力的事情;總之,這些人不是故意的,他們會因為注意力無法集中或者因注意力持續的時間很短,以致無法完成該做的事情;因為分心,做事無法持續,也讓思考很難清晰、很難有條理。
閱讀書寫
有20%的人有閱讀書寫困難的問題??赡軙⒆挚捶椿蝾嵉?,很容易跳行或漏字;必須用手指頭指著每一個字來閱讀;書寫將字簡化或者潦草。在數學方面表現低落者,有很高的比例是由于無法閱讀理解應用題目所導致。
動作協調
當學習困難孩子有協調性或平衡上的問題時,就很可能不擅接球、投球、踢球,也很可能不會騎自行車;甚至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給人笨手笨腳的感覺,像是手腳很不靈活,常常絆倒或撞到,動輒打破東西,這些看似“小事”,其實都是很煩惱的大困擾。
人際關系
孩子感覺無法順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或是聽不懂別人的話、無法判讀他人的肢體語言,所以寧愿自己一個人獨處?也太愿意去接受新的事物,表現出不在意別人,但喜歡插嘴、干擾別人?這些事情其實都已顯示,孩子在人際關系的互動與發展上亮紅燈了。
學習困難的原因到目前尚不清楚,仍處于探索階段,普遍認為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既有內因,又有外因;既有個人生理心理方面的因素,也有家庭社會等環境因素;既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因素;總之,造成學習困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內外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到目前為止,關于兒童學習困難的原因有如下一些研究成果或認識。
閱讀困難1、閱讀時動作緊張,皺眉、咬唇、側頭閱讀或頭部抽搐;甚至拒絕閱讀
2、朗讀不通順,特別容易出錯
3、回憶內容無法組織,回憶閱讀內容困難,甚至連主題都無法說出來。
4、理解性技能不足,不能從閱讀中得出結論,無法比較觀戰之間差異,無法把觀點與生活結合起來。
5.閱讀策略表現出難以劃出重點、無法認識閱讀材料的性質、無法劃分段落等。
書寫困難
1、書寫姿勢及握筆方法不對,而且姿勢調整困難,隔幾天又回到原來的方式。
2、力量控制不當、字體不均勻、粗細大小不一。
3、字間距調整不當,字跡潦草信手亂涂,心不在焉。
4、筆順不對,字體容易混淆,分不清6與9、5與2、p與q,或漢字反著寫等。
數學困難數學是一個需要多種認知過程參與的活動,特別需要具有良好的推理、分類、組合、抽象、概括等能力。另外,在解應用題中語言能力十分重要。兒童在學習數學前應具備如按大小、形狀、顏色、材料來比較、分類、配對、排列物體的能力,認識到總體是部分之和,認識10個阿拉伯數字并了解其涵義,把一種物體里的所有個體一一分配給不同的對象,能模仿和回憶物體的空間排列等。
排查孩子是否為學習困難
學習困難是指智力基本正常的學齡期兒童學業成績明顯落后的一類綜合征,患兒普遍表現出對學習的厭倦和漫不經心,課堂上不注意聽講,作業潦草、應付,經常不能按時完成等。
家長應該了解孩子是否有這些情況,若自己不會判斷的,可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做檢查,排查是否為學習困難。
及時有效干預診療
如果孩子不是學習困難:家長可在平日生活中,了解孩子已經俱備的知識經驗和心理特點,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激發孩子的求知欲,促進他們集中注意力,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等。
如果孩子確診為學習困難:在排除疾病因素(包括多動癥、抽動癥、智力低下、自閉癥等)引起的學習困難的情況下 ,對于學習困難的患者主要采用心理指導+家庭訓練進行康復治療。
配合診療,家庭訓練
醫師表示,要有效診療,不只是醫院診療,家長也應該配合,根據醫生建議,對孩子進 行家庭訓練,比如多抽一點時間陪陪孩子;多給予孩子平等的溝通權利;創造條件,讓孩子能夠不受干擾地學習等。
注: 如遇出診時間臨時有變更,請以預約電話咨詢結果為準,預約電話:010-5200-9999/400-010-5000